2020“看中国”高端思想论坛隆重举行,解读从重启到加速的深层逻辑

2020年11月16日,汇聚新商业思想、探寻新商业趋势的2020“看中国”高端思想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发展研究院、阿里研究院联合主办。论坛围绕“重启·加速”主题,分成“日谈”与“夜谈”两大部分,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展开观点与思想的碰撞。

在论坛“夜谈”环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展开对话,就2020双11涌现出的新现象、新趋势以及新人群、新工艺和新物种的演变做了精彩的分析和解读。产学双方嘉宾通过深度的交流碰撞,点明了未来数字商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与会者带来了最具启发性的前沿商业思想,从而让中国企业在数字商业领域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陆雄文院长首先就2020年中国数字化进程进行了深度解读。他指出,今年双11再创新高的交易额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大家对市场信心的恢复,而这背后其实是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无论是传统企业的升级换代还是科创企业的突破发展,都有大量的数字技术做支撑,这对整个数字技术平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今年的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

陆雄文院长还谈到了商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创新。现代商业瞬息万变,人才培养也亟需转型,商学院应该为企业输送怎样的人才?对此,陆雄文院长表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商学院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职业经理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今天中国的商学院也在不断求新求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新的人才需求。他同时强调,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在商学院学习,不仅要掌握好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学习能力,要知道如何学习新知识、挖掘新知识、探索新知识,具备足够宽的眼界和足够强的能力,这样才能引领自己的企业走向未来。

论坛当天,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金立印教授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卢向华教授也出席了“日谈”的环节,分别在《数字商业:重启与加速》和《数字基建:从连接到共创》两场圆桌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洞见。

金立印教授首先指出由于疫情的原因,消费者释放自身需求信号,与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关系间的匹配和渠道发生了变化,这就倒逼企业要跟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做出调整。那些对数字化反应较快的企业,就能更好的为这些消费者服务,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信号,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交易。

在此基础上,金立印教授进一步谈到,传统商业位置的重要性可能将产生分化。一些服务性需求的满足,线上不能完全取代,还是需要到一个特定的场地来实现。但一些即时性的需求场景,可能其位置的重要性就下降了。未来,远场需求和近场需求会不断融合,只要能以最便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可。

卢向华教授则重点讲述了自己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深度洞察。她认为数字化的本质就是感知响应模型。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今年疫情的影响,感知响应模型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快,覆盖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甚至感知的颗粒度也越来越细。评判一个企业数字化能力的高低,就是看它的感知响应范围有多广、速度有多快、颗粒度有多细,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有多强。   

如果说以前的信息化企业需要感知的是消费者、消费数据、品牌形象等,那么现在的数字化则需要对不同消费者**千面地去感知,这对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卢向华教授最后总结道,数字化万变不离其宗,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感知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更有效更快速地做出响应,这是数字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