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城大)电机工程学系及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粤港大数据图像和通信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将以大数据图像和无线通讯应用两大范畴为研究重点,促进新一代讯息技术产业,为粤港发展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合作伙伴包括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大学及内地多间领先企业。
该项目获得共2,100万元人民币(下同)资助,当中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拨款500万元,及筹募所得的1,600万元经费。今次合作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自去年推出联合实验室计划以来,两届共20个项目中首间通讯工程领域联合实验室。
作为无线通讯技术先驱,城大的科研团队将研究大数据通讯应用技术,由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陆贵文教授出任实验室联合主任,监督营运。其他参与的城大学者包括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及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志豪教授、副教授及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黄衡博士及其研究团队。
全球各地虽然陆续推出第五代流动通讯(5G)服务,但技术仍不足以支援大数据图像通讯。进入后5G和未来第六代流动通讯(6G)时代,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用户对传输效率和影像质素将有更高要求。
今次城大与内地伙伴进行大型合作所得的拨款及自筹经费,将用作研发快速传输大量数据的新技术,有助推动科技新纪元迈进一步。
陆教授及陈教授的团队将探索无线通讯中不同频段的天线设计,包括分别应用于5G和6G通讯的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期望开发成本低、性能高的天线,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提高通讯品质和可靠度,以满足各类超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需求。预计毫米波通讯的传输速度是现时微波的十倍,而太赫兹通讯则是毫米波通讯的十倍,大量数据传输可于瞬间完成。
另外,黄博士的团队将研究新材料在天线等高频元件的应用,以及针对6G无线通讯,开展太赫兹元件及系统的性能测试技术的探索,以制订相关认证标准,为新一代无线通讯的产业化作准备。
陆教授说:「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不但结合粤港两地学界及业界的专长和优势,促进科学数据及科研设备等资源共享,更能够提供协作平台,有助筹集科研项目资金。透过是次计划,我期望能发展一套太赫兹商用系统,应用于通讯和雷达,对全球通讯产生更大影响。」
陈教授说:「城大早于十年前已开展太赫兹研究,今次合作汇聚业内最出色的团队,期望能为数码社会及智能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黄博士说:「把天线结合新材料有望实现可调控波速,这是6G发展的必备条件。我期望通过联合实验室,将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纳入为官方标准,应用于市场,推动业界发展。」
联合实验室由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带领,其院长肖雳教授、深圳大学丁文华院士及城大陆教授三人共同当联合主任。肖教授将与团队负责有关技术评估与测试的研究;有关大数据图像的研究,将由丁院士团队负责。参与的企业伙伴包括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小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深圳网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