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团队探索认知障碍与饮酒脸红基因相关性

近日,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专业师生在国际权威老年医学期刊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上发表论文,研究了醛脱氢酶(ALDH)和酒精脱氢酶(ADH)基因上的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认知障碍的关联。研究发现,携带喝酒脸红相关基因将增加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

这项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通过日常可辨识的基因变异——喝酒易脸红,尽早进行干预和健康管理,降低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数据源自参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近两千名90岁及以上老年人,该研究首次以中国老年人群为样本,在高龄老年队列中研究了酒精代谢相关基因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此前,业界的研究报告已证明乙醛脱氢酶(ALDH2)突变与酒精代谢有关,同时,摄入乙醇将共同增加小白鼠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ALDH2突变易造成一系列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脸红、头晕、心跳加快等。然而,学界目前还未对该协同效应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作出定论。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团队则基于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延展至人类,获得了有趣且更具现实价值的数据结果。

创新与突破:首个以中国老年人群为样本进行的研究

目前,学界针对阿尔茨海默症和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研究多集中于亚洲人群。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报告则是首个以中国老年人群为样本进行的研究。牵头此项研究的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吴晨凯教授指出:“我们在这次研究中,选取高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是随着年龄而增加的。”

吴教授认为,这项研究观测了携带ALDH2基因与患认知障碍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携带该基因是患认知障碍的诱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认知障碍疾病存在多种诱因,比如:基因遗传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习惯等。而携带ALDH2基因在人群中具有易观测性,即喝酒脸红的表现特征。因而,这项研究对喝酒上脸的人群具有警示性,提醒他们身体携带了此基因,因而要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做好日常健康管理工作。

“很多基因并不具备明显的可观测性,人们很难通过肉眼观察知晓自身是否携带某些基因,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才能得知。而携带ALDH2基因变异的人群不需要做额外的检测,只需要在饮酒的情况下,观察其脸部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便可得知自身状况,从而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帮助他们对患认知障碍提早做好预防。”吴教授补充道。

研究团队通过显性模型,在多变量调整的逻辑模型中对参与者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即携带喝酒脸红相关基因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

首届本科毕业生龙亭希:在昆杜,收获科研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研究团队中,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专业的龙亭希作为首届本科毕业生,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参与了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在吴晨凯教授的指导下,她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发表了一篇探讨美国老年人饮食质量下降的文章。目前,龙亭希已收到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并计划于今年8月前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统计学专业。

龙亭希说:“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从投递到接受大概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中途也被几个期刊拒绝。为此,我曾产生过自我怀疑。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是得益于这个过程,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看到了回报。”


龙亭希在大一即开始参与全球健康阎丽静教授的 “社区赋能慢病防控”项目

在龙亭希看来,最终能完成论文,离不开全球健康团队的通力合作和互相支持。“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没有任何科研经验。但学校科研团队给了我很多帮助,有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有研究生学长指导我使用统计软件,团队齐心协力分析结果和撰写文章。有幸加入全球健康团队,不仅让我在学术能力上受益很多,也让我对待科研的心态更为积极。”

吴晨凯教授认为,昆山杜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科研和学术氛围,感兴趣的学生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就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从进入研究项目、到最终发表论文,学术论文通常发表周期较长,因此科研的过程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心态的打磨。在昆山杜克大学,凭借学校出色的科研实力和团队,有志于在学术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就有机会参与科研。亭希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她不仅硬性技能突出,软性技能也不逊色,在学习和做科研方面都很踏实。希望她将来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精耕细作,成就一番事业。”

为喝酒易脸红者敲响健康的警钟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据世卫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5,000万认知障碍患者,每年新增病例1,000万。而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认知障碍患者。2020年卫健委公布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000万。而据中国老龄协会的推算,2030年我国认知障碍症老年人将达到2,200万,2050年将达到 2,898万。

引起认知障碍的诱因繁多,而轻度的认知障碍可能发展成阿尔兹海默症,若能及时了解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情况、病因和危险因素,则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关键。


吴晨凯教授课题组成员

昆山杜克大学的这项成果,是基于携带ALDH2基因与患认知障碍风险关联性的研究,而“喝酒上脸”被认为是携带该基因的主要表现特征,在生活中易于辨认,对人们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也为老年人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他们通过日常观察,及早干预,减少患病风险。

吴晨凯教授指出,认知障碍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健康习惯。目前,全球健康研究团队主要基于遗传因素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并发现了一定的相关性。

展望未来,全球健康研究团队将在该领域不断突破边界,尝试打通这三个研究方向,探索不同因素对认知障碍的交互作用,为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更具价值的学术参考。

来源:昆山杜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