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球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获大屿山保育基金资助港币1,250万元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获大屿山保育基金资助港币1,250万元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建筑学院副教授钟宏亮教授及其团队,继去年获大屿山保育基金拨款逾千万元推行「重塑水口」项目后,今年再获资助约港币1,250万元,进行名为「重塑烂头营:透过参与行动共创建筑复修及自然保育」的保育管理协议项目,为期三年。

中大建筑学院副教授钟宏亮教授(中)与项目研究员何子伟先生及李敏婷小姐出席记者会公布项目详情。

烂头营位于大东山(海拔869米,香港第三高峰)与二东山(海拔749米,香港第九高峰)之间的山脊,营地包括19座外型粗犷的单层石屋、村民共用设施及山径网络。百多年前,西方宣教士到华南及香港传教和创办各种社会服务。由于他们未能适应香港的酷热夏季和热带疾病,于是在高地建立营地用作避暑、退修和疗养。烂头营是华南及东南亚现存唯一具有此规模及风格的石屋建筑群,该地不仅是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的见证,在香港以至东南亚的历史文化都有很独特的地位。

近一百年来,烂头营的居民一直维持营地的运作和保养石屋,并自行开辟兼打理通往烂头营的几条山径。在山下社会急促发展之际,这个至今仍没有电力及自来水供应,只可徒步前往的烂头营在经历百年沧桑后,仍然保留了一个世纪前的风貌,简朴的乡郊生活和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依然犹存。然而在近年,烂头营的大自然美景,如秋季的漫山芒草,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休闲远足,造成严重环境破坏、山径被过度使用,而游人侵犯居民隐私和破坏石屋和设施时有发生。

重塑烂头营计划由团队与居民共同构思,冀通过参与行动,为烂头营及其周边地区共创全面而可持续的保育措施。计划以修复和改造一座百年石屋作「保育研究支援站」为核心,涵盖建筑群保育、大东山生态多样性记录、游客行为分析,亦会开发一个数码平台,用于收集和分析有关生态价值及人为影响的数据,以促进社区参与、持分者能力建设及公众教育。项目将透过修复历史建筑群、保护生态环境及培养游客尊重居民私隐和爱护环境的意识,推动烂头营及其周边地区的长远保育与关怀。

团队在计划首年将专注于搜集烂头营的文献纪录、实地考察建筑物及地理景观,以及烂头营和大东山一带的生态环境与游客影响基线调查等;第二年开始修复其中一间石屋;最后阶段则透过实地教育活动和数码平台进行公众教育。

是次修复的石屋,以前为担当烂头营「看守者」的宿舍,「看守者」负责守护烂头营的19座石屋、所有营地设施和周边自然环境。因此团队与居民决定将该石屋改造成「保育研究支援站」,延续它作为「看守者基地」的使命。

钟宏亮教授很高兴能再获资助,用以保育烂头营这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建筑群,并说:「烂头营是全港海拔最高、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群。修复工作进行时,团队将要应付高山环境、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以及面对物资运送困难、缺水缺电等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我们希望借此项目,让大众了解历史建筑修复的过程,并学会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景观和四周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