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电影《朱英国》全球首映礼在武汉大学人文馆隆重举行。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务贵,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惠小勇,武汉大学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祖勋,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舒红兵,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骏,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王文森,鄂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艳国,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电影家协会主席陈敦亮,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驻湖北负责人和一线记者,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极目新闻、长江报业集团、武汉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关负责人和一线记者,电影《朱英国》主创团队,朱英国院士夫人及亲属,朱英国院士团队代表,武汉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校友代表等共400余人出席首映礼。
黄泰岩在致辞中表示,朱英国院士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祖国和世界粮食安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视察时,高度肯定朱英国团队做出的贡献。朱院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和强大的干劲投入工作,即使罹患重病,依旧坚守在育稻育人第一线,用50余年坚持不懈的执着奋斗,诠释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勇于担当。武汉大学自主拍摄电影《朱英国》并推动影片在全国公映,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鄂州水稻试验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以朱英国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爱国奋斗故事,使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能够读懂典型的精神,感受榜样的力量,传承科学家精神,以昂扬之姿奋进伟大的事业。
陈敦亮在致辞中指出,电影《朱英国》根据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物遗传学教授朱英国的先进事迹创作,讲述了朱英国从一个贫寒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杰出杂交水稻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朱英国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科研精神。影片情节生动、故事感人,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之作。影片《朱英国》既是献给武汉大学130华诞的一份厚礼,更是以电影的形式向以朱英国为代表的武汉大学科教工作者的致敬。
随后,全场观众一齐观看电影《朱英国》。影片选取朱英国成长与奋斗的二十年经历,以历史和当代两条线索相交织,两种影调相呼应,通过复调叙事和多重人物视角,深情讲述了朱英国从一个贫寒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杰出杂交水稻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再现了朱英国矢志报国、心怀天下的赤子情怀,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科研精神,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观看影片过程中,现场观众深受震撼,不少人感动落泪。影片结束时,电影主创团队与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深情合唱了电影主题曲,优美婉转的旋律使观影者久久回味。全场多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水稻候鸟”“农田院士”缅怀和致敬,向电影《朱英国》主创人员表示祝贺和感谢。
首映礼结束后,学校举行了“水稻候鸟 育种育人”映后交流专家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楚龙强主持。中央和地方的媒体记者1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并采访了有关人员。
电影编剧、导演、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万荣深情介绍了电影《朱英国》的创作过程,高度肯定了拍摄团队表现出的敬业奉献精神,向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党委宣传部为主体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朱英国亲属的支持与合作等表达了感谢。他讲述了自己创作过程中走进朱英国、读懂朱英国、钦敬朱英国的历程。他在讲述朱英国潜心科研、26个春节没有回家的细节故事时动容地说:“我拍片自始至终的一个体悟是朱英国老师把平凡做到极致所体现的不平凡,正如武汉大学众多的老师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他们的学生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电影副导演、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文斌教授阐述了电影创作的两个目标:缅怀和传承。电影一方面是为了缅怀朱英国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大先生”风范,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朱英国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电影主演、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杨诚老师讲述了他扮演朱英国的切身体悟,指出朱英国对科学的爱,对教育的爱,对人民的爱深深震撼了他,并寄语每个人都能以朱英国的精神为动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朱英国的学术团队及学生、亲属代表纷纷畅谈观影体会。谢华安肯定了武汉大学校方对于宣传先进人物的重视,指出朱英国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比电影所描述的还要令人感动和钦佩。朱英国院士杂交水稻团队成员朱仁山、胡骏等高度肯定了电影《朱英国》,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的重要指示,表达了朱英国院士的缅怀之情,介绍了朱英国院士未竟事业不断发扬光大的情况。
湖北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胡瑛从影片拍摄的角度专业解读了电影的艺术特质、人物塑造,以及在艺术创造的团队、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朱英国的学生、亲属代表等纷纷谈论了电影带给他们的触动,指出朱英国是武汉大学许多科研工作者的缩影,正是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学校、对家庭的热爱,使他拥有今天的成就,希望我们能够将朱英国的精神薪火相传。
据介绍,朱英国生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自主培养的遗传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先驱者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2017年8月,朱英国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8岁。2017年12月,教育部追授朱英国“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电影《朱英国》立足“讴歌一位科学家典型、弘扬一种精神、锻炼一批人、教育一代人”,由武汉大学自主策划、编剧、摄制,演职人员主体均为武汉大学师生校友。影片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影片首映礼后,于7月22日在鄂州专场放映,预计将在10月底正式院线上映。
【观影感受】
彭万荣(电影导演、艺术学院教授):这部影片得以成功杀青,我要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以武大师生组成的拍摄团队的热忱与敬业,以及朱英国亲属的亲密合作。我翻阅了许多朱老师的资料,包括他的传记、新闻报道、日记,我一再被他的事迹感动。我也是武汉大学的一名教授,我常拿自己与他相比较,从他身上,我获得了非常宝贵的人生的、事业的、情感的收获。他能够26个春节在外育种,没有回家,常人难以做到。他对国家的奉献就体现在这样一种很细小的生活情境中。我拍片自始至终的一个体悟是朱老师把平凡做到极致所表现出的不平凡,正如武汉大学众多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为学生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王文斌(电影主创团队成员、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我们拍摄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两个目标:一是缅怀,二是传承。一方面,通过电影,希望让全体武大师生、全社会都来缅怀朱英国院士。为了拍摄出真实、可信、感人的朱英国形象,我们剧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采风工作,剧本修改了11稿。电影通过再现朱院士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大先生”风范,以及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最终实现了缅怀的目标。另一方面,怎样将朱英国精神一直延续下去?答案就是“传承”,拍摄电影正是为了传承朱英国精神。因此,在电影结构上,我们采用了“过去与现在”“黑白与彩色”的双线结构,这象征着朱英国精神已传递给了新一代武大人,在历史、现在与将来之间实现了薪火相传。最后,拍摄这部电影也为我们师生剧组的团队带来了信仰的启示和思想的引领。
杨诚(主演、艺术学院教师):能够参与这部展现朱英国院士事迹的电影拍摄,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创造角色的机会,更是一次接近、感悟并崇敬朱英国院士的人生旅程和伟大贡献的难得机会。在创作过程中,我试图走进朱院士的内心世界,解读他的人生信念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不懈精神。朱英国院士是一位“常怀赤子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的典范,他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还是桃李天下的优秀教师。他对科学的爱,对教育的爱,对人民的爱,深深的震撼了我。他高尚的价值观和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我,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是我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我希望我的表演,能够展现朱英国院士以科研报国家、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展现他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展现他的伟大人格魅力。朱英国院士有一句话:“杂交水稻的希望和未来,永远在年轻人身上。”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朱英国院士的这句话,以他的精神为动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柴德军(退休干部、珞珈银龄宣讲团副团长):看了武汉大学自编自导的电影《朱英国》,效果远超乎我的想象!此前,心想武汉大学又不是电影学院,能够拍电影吗?充满了不自信。但看了后,我不禁赞叹:这部电影非常有教育意义,不仅是它的拍摄艺术高超,更重要的是它把一个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搬上了银幕,弘扬了正能量。我原来不了解朱英国,只听说过朱英国的名字。看了这部电影,才对朱英国有了较深的认识。电影中说:朱英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就不平凡了。是的!我赞同这个说法!伟大出于平凡!在建校130年之际,武汉大学能有这部电影献礼,确实了不起!不是电影学院的大学,干出了电影学院的大事!
胡骏(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副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英国院士学生):看完电影《朱英国》后,首先想到的是感恩。感谢学校深厚的底蕴和人文情怀培养了朱院士。其次想到了纯粹、干净。这部电影把朱院士品格高尚、心灵纯净、心系祖国和人民的纯粹描述得非常具体。朱院士为人谦和,一生艰苦朴素,不计得失,不慕虚华,没有名牌,没有手表,没有豪车,对待同事、朋友和蔼可亲,真诚友爱。每次出差,从不讲究,即便已经成为院士,也是坐经济舱、二等座。最后想到的是“悟”。这部电影需要不断地悟,通过每次观看体悟武汉大学的精神、体悟朱英国矢志报国的精神。朱院士曾说:“你对水稻有感情,水稻对你就会有感情,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有感觉。”朱院士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对水稻、对农民、对土地、对武汉大学、对祖国有感情。
李馨芳(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这部影片讲述了朱英国院士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杰出科学家的传奇故事。观影时,我的双眼不知湿润了多少次——26个不曾归家的春节,40多年的水稻候鸟生活,百余位学生的倾心培育,无不诠释着朱英国院士矢志报国、心怀天下的赤子情怀。正如影片所说,“我有我的使命,你有你的使命,要一代一代人传下去”。作为新时代武大青年,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历史进程当中,主动积极作为,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彭蕾蕾(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虽未曾谋面朱英国老师,但他的精神却总被后人提起。最常听身边人念起的朱老师留下来的教诲就是“你对水稻有感情,水稻就对你有了感情”,“年轻人要有精神,要吃得苦,要为人民服务”,正所谓斯人已逝,其风长存,作为接班人,我希望自己能传承这些宝贵的水稻候鸟精神,挺膺担当,接续奋斗!
刘鹏(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求学伊始,朱英国院士就确立了为人民吃饱饭、为粮食保安全的理想。他带领武大师生数十年攻关杂交水稻,每年辗转三地育苗,是永远追逐春天的“水稻候鸟”。最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发“红莲”型杂交稻技术,为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生科学子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殷殷嘱托,以朱英国院士为榜样,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续文刚(社会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朱英国》作为武汉大学自主拍摄的电影,片中娓娓道来朱院士从求学到任教的感人事迹,看完我不禁潸然泪下。那段岁月虽然困顿多艰,朱院士却愈挫愈坚强,将一己之小我融入国家之大我,甘愿成为那不知疲倦的“水稻候鸟”,把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影片终有落幕,然精神永不褪色,向朱院士致敬!
韩子萱(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看完《朱英国》电影,我对朱老师的事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还记得他在电影里说到的“舍小家为大家”,做科研正是需要这种精神,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我们要深刻学习以朱英国院士为杰出代表的不怕吃苦,敢为人先,潜心研究为科研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
孙征辉(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朱英国》电影的全球首映礼,并观看了这部由武汉大学自主策划、编剧、摄制的电影,看完以后我深受感动,朱英国院士出身于贫寒的农村家庭,一辈子都在研究粮食,有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自觉将专业与国家所急相联系;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为名不为利,为国家为民族舍弃了许多,这种爱国情怀和刻苦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部电影是珞珈精神的传承,让我们感受榜样力量,作为青年一代奋发图强!
张好(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在影片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英国院士的家国情怀,他为科研、为教学、为国家粮食奉献终生。朱院士脚踏泥泞,俯身躬行,26个春节他不曾归家,只为将粮食研究做得更彻底更深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学习朱院士的不朽精神,发挥所长,实现人生意义。
柯思敏(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朱英国》以历史和当代两条时间线,讲述了一个贫寒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杰出杂交水稻科学家的传奇。“我有我的使命,你有你的使命,要一代一代人传下去。”朱英国院士为了水稻事业奋斗终生,这种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我们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将水稻候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赵逸舒(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水稻候鸟心系人民,科技报国鞠躬尽瘁。在看到朱英国院士舍小家为大家、为守护粮食安全奉献一生的事迹时,我深受震撼,大为感动。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鄂州水稻基地十周年,作为武汉大学“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实践队的队长,我将在实践中体悟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用实际行动为守护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记者:张丽平 实习记者:裘绮影 通讯员:李琳
摄影:曹海钢、邱俊伟 实习编辑:钟娴 编辑:张丽平
来源:武汉大学